你好,欢迎你光临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!

健康科普
你不知道的7个蚊子冷知识!学会3招,蚊子退退退
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18日 作者: 点击量:229


看似不起眼的蚊子实际上隐藏着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“绝技”,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

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蚊子的各种超能力吧


01.拥有超强繁殖能力

        雌蚊的繁殖能力十分惊人,一次可产100~200枚卵生可多次产卵。在适宜的环境下,蚊卵的孵化速度极快,仅需1~2天就能孵化为幼虫,大约7~10天发育2成成蚊。

02.拥有超强生存能力

        有些蚊卵在干旱环境下能进入休眠状态,蛰伏数月甚至数年,遇水就会“苏醒”孵化成幼虫。

03.拥有超强飞行能力

        蚊子的翅膀每秒可振动450~600次。这种高频振动是通过间接驱动胸部肌肉的特殊机制实现的。不仅如此,蚊子还是自然界中的“雨战高手”,其独特的生理结构使其能在暴雨中毫发无损。单个雨滴重量可达蚊子体重的50倍,不过蚊子体重极轻,飞飞行速度缓慢,能巧妙化解雨滴冲击力。从物理学角度右,由于雨滴与蚊子质量差异悬殊,当雨滴击中蚊子时,蚊子所承受的冲击力非常小,所以即便身处暴雨之中,蚊子也能安然飞行。

04.拥有超细“武器库

        雌蚊的口器结构高度特化,能够高效刺穿人的皮肤并吸血"。其口器由六根高度分化的细针组成:两根锯齿状上颚负责切开皮肤,两根下频起固定支撑作用,一根舌针用于吸血,另一根下咽针则注射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唾液 。

唾液中的抗凝物质,可阻止血液凝固,让吸血过程顺畅无阻;麻醉成分能麻痹神经,降低痛觉感知,使宿主不易察觉被叮咬;还有血管扩张剂,可加速血液流动,提升吸血效率。这些物质能够助力雌蚁"饱餐一顿”且不易暴露,但会引发人体免疫反应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。

05.拥有超绝“独家本领

        蚊子吸血时有项特别本领--边吸边尿。这是因为血液中大部分是水分和盐分,蚊子需快速排掉多余的水分来“减重”。若不及时排尿,体重增加会使其难以飞行,既容易被我们一巴掌拍死,也更容易沦为蜻蜓等天敌的“盘中餐”。而边吸边尿的技能能让蚊子轻装离开,安全带走吸取的“营养”。

06.有“挑食和挑时”癖好

        蚊子对特定人群的叮咬偏好受多种因素影响。体温偏高、出汗量大(会释放更多乳酸、尿酸)以及呼出二氧化碳浓度高(如肺活量大、新陈代谢快的人)的人群,往往更容易成为蚊子的“目标”。部分人之间的吸引力差异还和遗传基因有关 。另外,有特殊气味和穿着深色衣物的人群也常被“青睐”
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蚊种的活动时间有所不同。如伊蚊夏季活动高峰期是上午7:00~9:00和下午22.1216:00-19:00。

07被叮咬后的3个“谜题与真相”

(1)在蚊子包上掐“十字花”可以止痒吗?

        这种看似解气的举动,其实是让大脑的注意力聚焦于疼痛,从而暂时忘却痒的感觉。实际上,痒并未真正消除,只是被更强烈的疼痛感掩盖了。

这种“转移注意力”的情况,纯粹是心理上的错觉,可别被自己的感觉忽悠啦

(2)蚊子包越大,证明蚊子越毒吗?

        蚊子包大小与个人免疫反应强弱有关,与蚊子毒性毫无关系。

(3)'小叮咬”可能暗藏“健康大危机”

        蚊子叮咬带来的危害远不止瘙痒红肿那么简单,它还可能化身“致命杀手”,传播登革热、疟疾、卡病毒病、基肯孔雅热等多种蚊媒传染病。


教你“3招”,让蚊子“全军覆没”


第①招:翻盆倒罐清积水,不给蚊虫留温床


室内 · 清积水

  • 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(每星期至少1次),勿让花盆托盘留有积水。

  • 及时清理厨房和卫生间闲置容器、饮水机托盘等积水。

室外 · 清积水

  • 重点排查房屋前后、花园、阳台、天台、水池、树洞、绿化带等地,及时清理废弃容器、

    水养植物的容器、轮胎、杂物、塑料垃圾、竹筒等积水。

  • 各种闲置盆罐、饮料罐、食品盒、玻璃瓶等废弃容器,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。

第②招:积极动手灭蚊虫,家里家外无死角


居家发现有成蚊时,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、蚊香、灭蚊片等卫生杀虫剂等灭蚊,施药前先关闭门、窗,施药后人员离开,0.5~1小时后再打开门、窗通风20分钟后,人方可进入室内。也可电蚊拍等击杀。

第③招:严防死守防叮咬,个人防护记心间


室内 · 防叮咬

家居安装纱门、纱窗(纱网筛目小于20目,即筛孔平均边长0.9mm),在纱窗上喷洒杀虫剂效果更佳;睡觉时使用蚊帐。

室外 · 防叮咬

  • 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。

  • 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。

  • 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、驱蚊酯、派卡瑞丁、柠檬叶、桉叶油等成分的驱蚊

    产品。





编审:邵阳疾控中心信息宣教科